(資料圖片)
2023年5月10日,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制的《現代化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指數》在北京發布。指數研究成果表明,成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水平位居中西部地區領先地位,城鎮化基礎不斷增強、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同城化水平優勢顯著,現代化都市圈初具雛形,正乘勢躍升邁步新征程。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尹稚在會上表示,當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鎮化主體形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成渝、長江中游這五個城市群形成鉆石型發展格局,成渝城市群是這支第一梯隊的重要支點。
其中,成都都市圈發揮著持續增強極核主干的引領帶動作用,并在深化“成德眉資”(指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同城化發展方面做出了經驗和示范。“現代化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指數”的構建、分析與應用,有利于推動形成成都都市圈“體檢-診斷-應對”治理閉環,打造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與治理評價的“成都樣板”。
四川省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尹宏分享了成都都市圈發展情況,從資源稟賦、交通區位、創新產業體系、開放門戶樞紐、宜居宜業環境等方面介紹了成都都市圈概況和發展優勢,圍繞《成都都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從優化發展布局、共興重點產業等方面介紹了成都都市圈發展機遇。
成都都市圈“發展水平指數”選取發展領先、地位突出的9個頭部都市圈進行橫向對比分析。研究成果顯示,九大都市圈呈現三大發展梯隊。第一梯隊包括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屬于全能綜合型,三個一級指標發展較為均衡,都市圈發展階段相對成熟、發展水平更為完善;第二梯隊包括杭州、廣州、成都、南京、長株潭等5個都市圈,其得分較為接近,屬于特色發展型,整體評價水平較好,在部分板塊具有特色發展優勢;第三梯隊包括重慶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屬于潛力發展型,具有城鎮化發展潛力,同城化發展機制初步建立,亟需夯實發展質量。
成都都市圈“發展水平指數”在九大都市圈中排名第5位,展現出四大重要特征:一是發展水平位居第二梯隊,綜合得分領跑中西部;二是城鎮化建設基礎保障有力,總量結構有待提升;三是特色領域優勢凸顯,高質量發展仍需全面發力;四是同城化發展具有示范意義,優質“朋友圈”向縱深邁進。
從發展總量來看,成都都市圈2021年GDP增速12.1%,高于四川省平均增速;2021年常住人口近3000萬人,占四川省人口比重超過35%。從結構水平來看,成都都市圈成為人口資源集聚和經濟發展的主要貢獻區域,2021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2%,顯著高于四川省、全國平均水平。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