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21日電 21日,由中國新聞社中新經緯主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2財經中國V峰會·創新的力量”在線上舉行。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
魏建國認為,疫情過后,全球將出現“四個東移”,即制造業東移、技術東移、資本東移和人才東移。“東移到亞洲后落戶在什么地方?我看主要是在中國,這個趨勢是不可改變的。”
魏建國指出,資本跟著市場走,技術跟著資本走,人才跟著技術走。中國現在已經迎來了制造業東移,緊接著就是技術中心東移。
魏建國表示,要想成為科技創新中心,必須有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是人才隊伍;第二是較好的研發機構和環境;第三個條件非常關鍵,是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魏建國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上述三個條件。
魏建國指出,從近代史來看,過去500年科技創新中心一直在不斷移動。從英國、意大利轉向德國,又轉向日本,后來到了美國,基本上是100年左右一次轉移。
“美國從成為科技創新中心到現在已經80年了,如果美國還有一些創新的話,我想也就是20年而已。下一步全球的科技創新中心必將轉移到中國。”魏建國補充說道。
對企業來講,應如何迎接科技創新中心轉移、如何做好事先準備?
魏建國認為,有“三個到位”:一是理念到位,創新不僅停留在科技人員層面,而且落實到企業家層面;二是工作到位,所有科研人員、科研機關能夠發揮中國現有優勢,特別是制度優勢、體制優勢、人才優勢、隊伍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三是精神到位,要有刻苦的精神、坐冷板凳的精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魏建國最后提到,深圳是中國創新基因的所在地。不到40年,深圳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的重要城市,未來它還會發揮更大作用。深圳啟示我們:一定要把創新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一支隊伍、一個單位的靈魂,以創新帶領整個企業的發展。(中新經緯APP)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