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8日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表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緊縮可能會比預想要快,我國強調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宏觀政策要對經濟更加偏友好,在這一背景下,未來形勢的發展演變值得進一步關注。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
管濤指出,中國應該從多個方面著手應對,第一,應該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強則貨幣強;第二,用好正常的財政貨幣政策空間。中國目前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處于正常狀態。面對疫情,中國采取了一攬子措施應對沖擊,包括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健有效,把跨周期與逆周期政策有機結合等。
“有一些專家學者建議應該更快更大寬松,但是我覺得彈藥也要節省用,因為疫情帶來的沖擊不是靠大水漫灌可以解決的,總量工具與結構性的工具結合使用效果更好。”管濤表示。
同時,宏觀經濟政策要和其他政策加強統籌協調,避免一些財政、貨幣政策的效果對其他政策產生對沖效果。
此外,管濤建議還要進一步增加貨幣的彈性,匯率雙向波動、增加彈性有助于吸收內外沖擊,避免單邊風險積累,“當然我們也要在做好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的基礎上,擬定應對預案,積極引導市場預期,防范化解貨幣風險。”
在Q&A環節,主持人張燕冬指出,面對當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從宏觀經濟政策的維度來看,中國該如何應對?對此,管濤認為,當前中國有良好的發展條件,跟六年前相比,民間對外經濟在大幅減少,從國家整體來看,貨幣的風險減少,應對和承受能力在增強,不同于對外資依賴很大的脆弱新興市場,中國對外資的依賴較小。“我們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的經濟工作方式方法會做一些改變,包括先立后破、穩扎穩打,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明年的整個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會更友好。”
以下為發言實錄:
管濤:謝謝主持人!今天大家講一講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對于中國的影響跟應對。我們現在確確實實看到,一個分析由于美國通脹上升貨幣緊縮預期,美國通脹往上走,中國的中債收益率整體往下,今年十年期中美國債收益率差是收斂,去年年底200多個基點差異,今年130多個基點。
由于中美逆差收斂,前11個月境外機構同比下降了25%,但是六千多億元的水平仍然是歷史比較高的水平,我看同期僅次于去年。而且我們確確實實看到很有意思的情況,今年美聯儲醞釀貨幣政策的退出,甚至在11月份的會議上面明確年內啟動縮減國債,11月底、12月初的國會聽證會上面暗示修改放棄提法,加快縮短國債的步伐,今年11月9號跟12月6號中國央行兩次宣布降準,本來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預期,中國貨幣政策寬松應該帶來人民幣貶值壓力。
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兩次降準之后人民幣短期之內有一波回撤,但是馬上重新上漲,最近一次全面降準消息出來之后,12月9號人民幣匯率的中間交易價格刷新了3.5年來的新高。我們的央行在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新報告里面講的,主要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的調整,對于中國的整體影響有限。確確實實如果我們不是講故事,而是擺數據可以證明這個觀點。當然現在美聯儲已經很明確了,12月份最新的一次一期會議上面明確了明年1月份開始加快縮減購債的步伐,明年可能三分之二的成員預期明年加息三次,還有一半的成員認為加息兩次。
所以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緊縮可能會比大家預想的要快,中國我們看到很清楚在最近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里面重新強調了要穩定經濟宏觀經濟大盤,宏觀政策要對經濟更加偏友好,貨幣政策又要偏寬松,這樣情況之下未來形勢發展演變進一步關注。
面對這個情況個人認為中國應該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個應該是保持著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強則貨幣強,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提法,中國我們今年經濟發展還有疫情防控都保持了全球領先優勢,但是我們面臨著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所以這次經濟會議重提經濟建設為中心,明確了高質量發展質的穩步提升還有量的合理增長,這個穩增長當做非常突出的任務,而且明確要求明年的經濟工作是穩字當頭,穩中有進,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壓實穩增長的這個任務。
這個不但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應該說這是為明年的中國經濟保持著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應該是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也有助于增強中國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
第二,用好正常的財政貨幣政策空間,中國應該說目前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處于一個正常狀態,應該說在這一次疫情應對當中中國保持了相對克制,采取了一攬子的措施應對疫情沖擊,這個我們應對疫情沖擊還有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給經濟帶來的壓力提供了一定的余地,而且正常的財政貨幣政策是資產不是負債。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們要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健有效,然后要跨周期與逆周期政策有機結合。
所以,如果有需要的話,總量的政策,比如說財政的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的總量工具肯定也會采用的,當然我們現在看到了一些別的問題需要關注,一個方面可能現在市場上對于中國經濟的下行感到比較焦慮。看到有一些專家學者建議應該更快更大寬松,但是我覺得這個可能也是要我們有彈藥,彈藥也要節省得用,因為疫情帶來的沖擊不是靠大水漫灌可以解決的,我們盡可能的保持著一個長時間的正常空間,所以疫情對于經濟的沖擊,針對性的情況之下,實際上我們應該是總量的工具還有一些結構性的工具結合使用效果更好。
另外,就是我們的宏觀經濟政策要和其他的政策加強統籌協調,我們特別要避免的就是一些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的一些效果對于其他政策對沖,產生這種對沖的效果,對沖的影響政策的有效性。
再一個情況之下,實際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下一步做好高質量發展也有方法上面的指導,要穩扎穩打,同時加強統籌協調,避免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持久戰、突擊戰等等,財政政策明年發揮很大的作用,其他也要發揮應有作用。第三,進一步增加貨幣的彈性,我們匯率雙向波動彈性增加有助于吸收內外補沖擊,避免單邊的積累,大家認為它要升值貶值,不讓他升值貶值反而積累壓力,這樣情況下我們繼續深化貨幣市場化的改革,任何貨幣市場都有利有弊,最大的問題就是出現超調。
我們看到有會議專門提出來市場關注偏離程度與糾偏力量成正比,匯率過渡的升值可以偏離經濟基本面,這個應該發展的辦法穩定匯率,其中一個段子就是加快境內外市場的發展,拓寬境內外市場的深度廣度,更好的完善境內外市場的功能。
當然我們也要做好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的基礎之上,擬定應對預案,積極引導市場預期,防范化解貨幣風險。引導機構的防范化解風險,前面我們分析發達國家的包括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的調整對于中國的影響有限。但是,總體沒有風險并不代表個體沒有風險,而且中國無懼美聯儲的解說并不等于跨境匯率不波動,一個方面市8場確確實實要強化風險中性意識,建立嚴格的財務紀律,立足主業加強貨幣的風險管理,不要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另外,境內機構加強境外投融資的管理,一個方面保障資產的管理,亞洲金融危機還有金融海嘯中國沒有受到影響就是中國開放程度不高,海外沒有什么風險暴露,現在中國在海外的資產很多,我們到今年的六月底,海外的證券資產上萬億美元,既有股票也有債券,既有成熟市場的證券資產,也有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也有資產,我們怎么樣在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全球金融動蕩有可能加劇情況下維護海外資產安全。
每個個體加強這個方面的風險控制,另外一個方面我們機構海外很多融資,特別是我們的機構短期融資比重比較高,明年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加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短期融資可能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相關主體這個方面應該有一些預案。謝謝!
Q&A環節:
主持人張燕冬:您的分析全球貨幣政策收縮,中國需要更加寬松的貨幣環境,你提了四個問題,我現在想問一下,其實根據最近國際金融機構還有國際組織的一些分析,除了貨幣政策對于中國經濟的預測不是很高,看了一下沒有超過5.5%的,您看這樣的國外貨幣政策應對的時候結合貨幣下行的壓力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謝謝!
管濤:國外機構5.5%預測已經不低了,很多外面機構預測我們低于5.5%,一個方面我們應對這個情況比別人相對有利的位置,美國很大的威脅就是全面通脹的風險,通脹壓力貨幣政策加速緊縮,這個可能抑制美國明年經濟的復蘇,中國通脹壓力比較小,我們采取寬松的政策,我們有彈藥可以用這些彈藥支持這個經濟的進一步恢復,這是我們的一個很大優勢。
另外,我們剛才講了,我們大家現在擔心的問題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中國為了穩增長,貨幣政策比較寬松,這個可能帶來跨境資本流動還有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中國一個很好的條件,我們跟六年前相比我們民間的對外經濟在大幅減少,從國家整體來看,我們不是說每個都沒有這個問題,國家整體來看貨幣的風險減少這個應對能力增強承受力增強了,我們不像很多脆弱的新興市場對于外資依賴很大,我們對于外資依賴比較小。
我們明年外需可能面臨一些新的變化,但是我想我們貿易大順差,即便沒有今年這么大,但可能順差規模也是相當客觀的,我們有一個外匯的正現金流,這個對于我們應對有可能出現的資本留出也會有一定的安全的作用。
第三,我們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明年的一些經濟的工作方式方法做一些改變,剛才我們提到了先立后破穩扎穩打,無論政策調整還有推動改革,要加強統籌協調,還有堅持系統觀念,我想像今年出現的一些政策相互打架相互抵消明年有一些改善,明年的整個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比前些年更加偏友好,這個本身有一些實際效果,另外有助于穩定市場信心。
主持人張燕冬:明年宏觀政策總體協調可能對于市場更加友好一些?
管濤:明年各部門各地區的政策都會緊密出臺。
主持人張燕冬:謝謝您。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