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多地公布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 這些領域成為發力重點
    2021-10-26 09:13:22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金葉子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 我國目前已基本形成多個創新集聚區,分別是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創新集聚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創新集聚區、以廣東為中心的珠三角創新集聚區,以及以成都、重慶、武漢、西安為中心的區域性創新集聚區。 ]

    “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被擺在重要位置,各地也相繼結合資源稟賦制定具體施工圖。

    據不完全統計,近日上海、廣東、江蘇、湖北等地公布了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明確未來5年的建設重點。

    三大科創中心:戰略科技力量

    我國目前已基本形成多個創新集聚區,分別是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創新集聚區、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創新集聚區、以廣東為中心的珠三角創新集聚區,以及以成都、重慶、武漢、西安為中心的區域性創新集聚區。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在此前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司長許倞說,“十四五”期間,要繼續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要強化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和平臺布局,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在這方面,希望三地能夠在政策創新上起到“領頭雁”的作用,有更多探索,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互動、有機融合,率先打造我國科技創新策源地,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600405,股吧)。

    目前,三大科創中心的中長期規劃也已明確,其中創新策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建設重點。

    日前,上海公布了《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為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十四五”時期上海科創中心將狠抓8項重點任務落實。首先提出的就是加快基礎研究原創突破,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例如,加快推進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一批戰略科技力量,前瞻布局一批戰略性和基礎性前沿項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自主布局基礎研究,加快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實現“從0到1”原創性突破,努力成為“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

    “基礎研究是上海科創中心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的‘動力源’。”上海加強中長期基礎科學前瞻部署戰略研究課題組解讀上海規劃時表示。

    在國新辦舉行的規劃解讀發布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表示,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十四五”期間,科技部將進一步支持上海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將加快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上海原始創新能力;推動上海深度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發和攻堅;以上海為龍頭強化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打造未來產業新引擎;支持上海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支持上海凝聚高端人才。

    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所長石謙告訴第一財經,創新策源并不容易,因為策源有偶然性,需要有集聚度。“各種資源稟賦、產業鏈、創新鏈有一定的集聚度才可能產生效果。很多地方都在提創新策源,但是上海是唯一一個把創新策源作為整個城市功能的城市,而不僅僅是科技一方面的能力。”

    GDP總量第一的廣東,在10月中上旬公布了《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東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強省,粵港澳大灣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成為國家重要創新動力(310328)源。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解讀規劃時表示,“十四五”時期廣東科技創新將按照“七個聚焦、七個著力”,布局重點任務。

    具體來看,包括聚焦國家重大需求,著力增強戰略科技力量;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著力強化源頭創新供給;聚焦經濟主戰場,著力提升支撐引領能力;聚焦人民生命健康,著力服務美好生活需求;聚焦企業創新能力,著力強化創新主體地位;聚焦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創新人才高地;聚焦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推進創新治理現代化。

    該規劃形成了10個量化的預期性指標。比如,區域創新能力持續保持全國第一,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10%,R&D/GDP達3.5%左右,每萬人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90人年。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比重達10%,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0件,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累計新增數量達8萬件等。

    而作為我國科技基礎最為雄厚的區域之一,北京的目標是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到203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力、競爭力、輻射力全球領先,形成國際人才的高地,切實支撐我國建設科技強國。

    根據《“十四五”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行動計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戰略行動計劃提出,加速國家實驗室培育建設,推進在京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化發展,加速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進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設,圍繞優勢領域新培育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在1月舉行的發布會上,李萌介紹,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要走出新路子,關鍵是能力和生態的構建。一是以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構建牽引力;二是以展開重大基礎前沿領域研發構建原創力;三是以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試構建新動力;四是以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構建吸引力;五是以全方位科技開放合作構建影響力。

    在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統計評價研究室副主任張宓之博士看來,“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空間布局的層次系統在重點建設區域和重點工作上發生了一定的改變,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突出核心、向西邁進、市場為先”。

    他對記者表示,在空間布局上,“十四五”期間將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科技創新競爭合作的重要標桿,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由此可見,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重大科技項目仍然會向這些地方傾斜,形成科技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來開展前沿的科學、技術探索。

    區域創新中心怎么做

    除了北京、上海、粵港澳三大科創中心之外,其他多個科教資源豐富的省份也劃定了科技創新未來5年發展路線圖。

    浙江省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加速推進,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互聯網+”科創高地,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創高地。此外,規劃還明確 “抓好十大重點,形成十大突破”。

    例如,在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搶占科技制高點方面,梳理形成以應用研究倒逼基礎研究清單、以基礎研究引領應用研究清單、國產替代清單、成果轉化清單等四張清單,實施“尖峰、尖兵、領雁、領航”四大攻關計劃,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取得100項填補空白、引領未來的重大成果。

    江蘇省日前公布“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科技強省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要創新指標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同期中等以上水平。

    中部的科教大省湖北,也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技強省,躋身國家創新型省份前列,形成在全國科技創新版圖中的領先地位,力爭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引領中部地區崛起的科技創新支點、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鏈接。

    根據《湖北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湖北明確“十四五”時期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到12%以上,到2025年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達到8%、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超過70人年。

    多地發力科技創新讓區域創新格局進一步協調。統計局9月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R&D經費分別為16517.3億元、4662.9億元和321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2%、12.0%和12.4%,中西部地區增速連續4年超過東部地區。

    另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9月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GII)也顯示,中國擁有近五分之一的全球領先科技集群,并且大多數集群排名上升幅度明顯。

    關鍵詞: 科技創新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美女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小说图片|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天堂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色天使色婷婷在线影院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wwwxxx亚洲|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亚洲日本天堂在线| 亚洲XX00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