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朝管)“我以前不懂法,多虧了法庭向我們提出的法律風險分析和建議,現在做生意都采用了書面合同,大幅降低了賒銷額度和期限,欠款情況比較少了……”近日,在某木方銷售個體工商戶堆場,公司負責人靳某高興地向漢陽法院永豐法庭回訪工作人員說。
2022年至2024年期間,靳某因追討貨款無果,向法院提起十余起買賣合同糾紛訴訟。法官經審理后,發現靳某除欠條及微信聊天記錄外均無法提交書面合同,案件審理時收集證據耗時耗力。糾紛化解后,法官針對買賣合同簽訂等方面向靳某發出法律風險提示及建議。
案結不是終點。為不斷提升前端治理效能,漢陽區法院永豐法庭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構建“預防-解紛-治理”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有針對性地對涉訴企業發放法律風險提示、司法建議書等,助力企業規范經營,從源頭有效預防和減少類案發生。
此外,永豐法庭還積極延伸審判職能,不斷提升普法精準度,在企業園區開展“要素式審判+專題輔導”,在典型案件中組織旁聽庭審,通過巡回審判、法治夜校、專題座談等形式,增強企業法律意識,達到“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信息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