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觀察 >
    焦點速看:“這里是廣州,實際一點”
    2022-08-26 17:22:36   來源:時代財經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那一場對話有點尬。

    “你的愿景是什么?”說話的是一名投資人。


    (資料圖片)

    “就是單純覺得這件事可以做,沒有什么愿景。我能做,客人也喜歡。”回應的是老鄧,開咖啡館的。

    “這個擴店速度是不是有點慢了?”

    “有客人才開店呀,沒有客人開了不是虧嗎?”

    “那之后開店的速度和預算有什么打算嗎?”

    “客人要等(指排隊),就開新店;我們開所有店都沒有預算的。”

    投資人瞪大了眼睛,老鄧也眨了眨眼。

    老鄧開的咖啡館叫來回咖啡。取名的意思是,廣州人做生意,有來有回。

    咖啡館乍看上去和2021年全年到處攻城略地的新消費咖啡品牌沒什么區別:連鎖開店、精品咖啡豆、帶感的裝修。實際上,他們除了都賣咖啡,幾乎沒什么相同點。

    2015年,老鄧在廣州開了第一家咖啡店,隨后7年只開了9家店。期間沒拿一分錢融資,全部資金為創始團隊自有。

    一來是不怎么缺錢,二來是確實不太會講故事,也不太愿意講故事。

    而資本市場,最不能缺的就是故事。產品可以沒有,錢可以不賺,但PPT一定要漂亮,夢想必須足夠大聲,最好聲嘶力竭到窒息。

    一級市場向來有兩種生意:To C,和To VC。To C的生意賺現金,To VC的生意賺估值。

    第一種生意,一杯咖啡成本5元,賣10元,賺5元,即便1天賣到1000杯,一年能賺180萬元。假設創始團隊勵精圖治,在品質不變的情況下,把成本壓縮到3元,能賺252萬元。開上10家店,能賺2520萬元。

    這種生意,廣州人一千年前就很擅長,把“千年商都”的名號一步一步踩實。咖啡館創始人老鄧就扎根廣州,不怎么出人意料,他也很會做這種生意。

    上下九步行街,是廣州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圖源:圖蟲創意

    但第二種生意,其實更賺錢——金額和估值都不是一個量級的。今日資本投資咖啡新消費品牌Manner,天使輪出資8000萬,3年后退出時,8000萬變成了10億,還是美元,翻了80多倍。

    我問老鄧,你不羨慕第二種生意嗎。老鄧搖搖頭,笑道“你根本不懂做生意”。

    石油和咖啡,都是大宗

    不愿意講故事的老鄧愿意接受采訪的原因之一,是我不喝咖啡。

    老鄧也不喝咖啡,他只是做咖啡生意。在他看來,不喝咖啡,就不會對做咖啡這件事有預設,也不會被創始團隊做的事嚇到。

    在咖啡新消費賽道的故事里,開頭一定要文藝、優雅,但真正的內容主體一定得是可以復制、快速擴張和營銷矩陣,講故事的語言一定要互聯網化。

    咖啡賽道火熱 圖源:受訪者提供

    以兩家頭部企業為例。Mstand的創始人是從大廠辭職創業的咖啡愛好者,第一家店開在梧桐樹下;Manner的創始人是獨立攝影師,喜歡鉆研、烘焙咖啡豆,第一家店僅有2平米。

    老鄧團隊的故事充滿廣州味,務實又直接——“因為咖啡是世界第二的大宗商品。”

    第一大宗是他們的老本行:石油。

    創業故事得從第一次買到咖啡豆開始說起。2014年,團隊判斷燃油車增量近乎到頂,繼續做石油產業鏈,空間和利潤受限。于是將目光轉向咖啡,這是一個國際上非常成熟,國內方興未艾的產業。

    大宗商品的特點是:產地往往集中在某幾個地方,而需求則遍布全世界。從產地開始,經過運輸、加工等環節到消費者手上這一整條鏈路,有多個利潤環節。

    咖啡的本質和石油一樣,都是大宗商品 圖源:受訪者提供

    放在咖啡,同樣適用。

    只是老鄧沒想過,這開始得有點難。

    在南美、非洲選完原料后,團隊轉向咖啡豆烘焙環節,跑遍了國內大大小小的烘焙供應商后,沒有找到一家滿意的,后來是在挪威、美國中部找到了適合的烘焙商。當時的物流條件不支持直郵,只能用DHL把貨發到香港的港口,團隊每個月跑一次香港,把咖啡豆提回來。

    2015年,第一家咖啡館開張了,只有60平米,且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就只有這一家。

    大宗玩家,都在供應鏈上

    老鄧和團隊不是沒想過擴張,只不過擴張之前還有很多事要做。

    首先是烘焙,總從挪威進貨,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咖啡豆的口味保存受到限制。

    “自己蓋個烘焙廠。”

    烘焙豆子 圖源:受訪者提供

    這個看上去只有7個字的辦法,做起來已經遠遠超越了這個賽道該做的事。畢竟咖啡也好,新茶飲也罷,新消費賽道的主流還是專攻品牌構建、以輕資產的模式利用供應鏈為主。

    然而,新茶飲頭部品牌奈雪的茶上市13個月,股價已經跌去7成;瑞幸重整旗鼓,扭虧為盈;如今,咖啡賽道即將跑出的第二家大型上市公司Tims中國,3年虧了6個億,“借殼上市”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

    反觀供應鏈上,給元氣森林做赤蘚糖醇的三元生物,給瑞幸咖啡、奈雪做輔料的德馨食品,做紙杯的恒鑫生活以及正準備上市、做紙袋的南王環保,均早早實現盈利,且業績穩中有升。

    老鄧對此評價為:咖啡始終是大宗商品。只要是大宗商品,真正的玩家就一定在上游,而不往上游做的公司,不會有護城河。

    自建烘焙廠,得選址、設計、蓋廠房、依據生產的要求建設、擁有穩定的原料來源、買設備、搭建物流體系,還需要組建研發團隊,對成品進行調試,再對工廠進行升級。

    設計團隊是自己搭建的,建設團隊也是自己搭建的,供應鏈團隊,當然也是自己搭建的。

    用老鄧的話來說,“能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麻煩別人”,更何況利潤都在一層層外包里面被分完了,賺現金的生意,每一分錢都得掰成兩半。老鄧講這話的時候,像極了300年前十三行打算盤的掌柜,每筆賬都盤得清清楚楚。

    等這一切做完,第二家咖啡館開業時,已經是2018年了。

    新消費時代,三年時間,足以讓咖啡賽道的格局完全不一樣。

    頭部玩家的開出數百家店,腰部玩家也在一個一個城市攻堅,甚至各地年輕人創業的獨立咖啡館,也慢慢布滿大街小巷。

    老鄧其實不太理解為什么年輕人要創業開咖啡館。“咖啡雖然是一門好生意,但是開咖啡館不是呀!”

    他也不理解那些鋪天蓋地的咖啡館開店宣傳,“一門生意如果又沒門檻又賺錢,你覺得會有人說出來嗎?”

    我反問老鄧,那他為什么愿意把自己的生意說出來。老鄧的回答是,“因為這生意難做,就算別人知道了,我花的時間精力他們一分也少不了,我踩過的坑他們全都得踩一遍。”他補充:“而且,我們準備往原產地去了,多點玩家進來也好,一起把生意做大。”

    老鄧說的原產地在云南。

    咖啡果與其中的咖啡豆 圖源:受訪者提供

    市場比較主流的咖啡豆產地為非洲國家和中南美洲國家。一方面是自然條件合適;另一方面,這些國家長年在咖啡種植、加工、運輸等環節投入資金,在促進生產、制定標準上投入資源進行建設,積累的先發優勢十分大。

    在團隊在挑選豆子的同時,老鄧不由感慨原產地建設的難度,軟件硬件缺一不可。

    目前,云南生產了我國99%的咖啡,但多家媒體報道稱,云南咖農的盈虧取決于國際期貨價格的波動,早些年甚至是全世界唯一收購價低于期貨價的咖啡豆。跟隨期貨價格意味著波動加大,受制于人。

    2011年,云南普洱咖啡豆收購價最高曾飆升至40元/公斤,極大調動了農民種樹的積極性,但到了2016年生豆價格僅為每公斤12-13元。高價時期擴產的種植面積血本無歸。為了及時止損,咖農只好忍痛砍樹。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自2005年起,全國咖啡種植面積逐年增長,至2014年種植規模達到最大,此后種植面積卻連年下降。多位云南咖啡企業家和咖農曾公開表示,咖農棄種咖啡、甚至不惜砍掉培養周期在7年以上的咖啡樹,根本原因在于咖啡標準不規范,以原料豆出口為主、深加工水平較低。

    沒有規范,意味著不知道往哪去努力。

    一位熟悉當地市場的供應商稱,因為缺乏等級體系與配套的教育,咖農在種植、培育、收獲時都缺乏精細運作的動力。

    “紅豆(指成熟的咖啡豆)和綠豆(指未成熟的咖啡豆)一起收,采購商自然不愿意花高價買。咖農賣不上價,買不了好的設備和肥料,也失去了精細養育的動力,于是惡性循環。”

    老鄧選擇與當地政府合作,在當地建前置倉,設立明確的咖啡收購標準。“只要咖農的產品達到標準,我們就按相應的價格付,不受期貨波動的影響。咖農有了這樣的預期,才會反應到豆子的培養上。”

    廣州的包容到底是啥?

    上游的事要做,不代表下游的事不做。

    老鄧在經營的9家店,都在廣州;接下來的開店計劃,也都在廣州;店的氣質,也特別廣州。

    首家店開在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旁邊的老小區。老鄧說,他們的門店設計核心就是“空間”,不是說要多好多漂亮多高大上的空間,而是讓每個客人進來,都會覺得這是“自己的空間”。

    頗具廣州味的空間 圖源:受訪者提供

    妝容精致的小姐姐舉著手機占滿了靠窗的位置,剛鍛煉完的爺爺在吧臺前等自己的冰美式;大桌是一位帶著兩個女兒的母親,桌子的另一頭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在玩王者榮耀。

    店員說,基本上每周一的下午都是這樣,這幾位都是常客。

    咖啡工廠店建在山腳下。咖啡臺后就是野生的綠植。即便是高溫酷暑,來打卡的博主們也將唯一的長桌圍了個滿。在他們的鏡頭后面,兩位產業園的清潔工阿姨正一人舉著一杯冰美式在吧臺前聊天,掃把靠在墻角。

    兩群人誰也沒打擾誰,誰也沒看誰一眼,偶爾有匆匆忙忙的白領進來點單,阿姨就稍稍側過身,讓出過路的空間。

    首店中原本有一臺貝澤拉金鷹,是世界上第一臺蒸汽壓力商用咖啡機復刻版。在店中十分受歡迎,曾引發大規模的打卡行為。

    但再見到這臺號稱“咖啡機中的勞斯萊斯”時,它正躺在堆雜物的倉庫里,一摸一手灰。我問老鄧,“勞斯萊斯”就這待遇嗎?他回答,這機子太慢了,會讓客人等很久。

    首店巔峰時單日需要出品上千杯,“勞斯萊斯”雖然很有情懷,但速度確實已經跟不上了。出品桌上擺滿了待取的咖啡,但無人排隊。店員說,他們會建議顧客掃碼,然后去周圍逛逛,看看別的店。“在這里一來客人等著累,二來影響空間,還不如去別處也消費消費。”

    咖啡屆的“勞斯萊斯” 圖源:受訪者提供

    據說這臺“勞斯萊斯”還會被運回店里,因為“客人們喜歡它,一直問這臺機子去哪了”。老鄧強調,送它回去前一定會清洗干凈。

    我跟老鄧說,小程序點單在新消費賽道就叫閉環:“線上點單,線下取貨”。要是讓客人多掃一個碼進微信群,就叫社群運營。

    老鄧反問,掃進微信群干什么?我說,就比如有新品,可以先在小范圍優惠發售,收集反饋。

    老鄧沉默地盯著我,顯然對這些“新鮮詞”不太感興趣,覺得把簡單的問題搞復雜了,“我們新品都是先送給客人吃的,沒測試好的產品也能賣錢嗎?”

    這種想法很樸實,也很原始。似乎本該如此。

    “這些都沒用,你的咖啡好喝,店里面呆著舒服,人自然會來”,當問起店面設計拿了紅點獎,店里卻沒有一點展示的意思時,我得到了這樣的答案,“這里是廣州”。

    這似乎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老鄧還會繼續開店,因為現在“客人要等很久”。此時的老鄧像極了把白毛巾搭在肩上的茶餐廳老板,教導新來的小學徒:手腳麻利點,別讓客人等。

    這里是廣州 圖源:圖蟲創意

    我沒有再問什么問題,因為總感覺他會告訴我“這里是廣州”。

    都說廣州是一個包容的城市,但這種包容到底是什么?

    大概就是這里的阿姨叔叔努力說著廣普,對待那些上前問路的外地人;在每一個街巷都能找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美味;和每一個小店都在用樸實的經營理念對待自己的客人。

    關鍵詞: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亚洲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色欲色欲www|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欧好州第一的日产suv|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yy6080亚洲一级理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