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令人震驚和戲劇性的美股市場拋售引發了一系列問題:是什么導致了這一波拋售,此次拋售會持續多久,以及這是否意味著一直以來無視新冠病毒疫情的美股反彈可能正在接近尾聲。
在經歷了夏季的強勁反彈之后,上周的避險情緒足以推動標普500指數創下了將近三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并導致科技股占據主導地位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逾4%。
從表面上看,上周的美股走勢類似于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重演。然而,市場參與者表示,有多個原因表明這一波漲勢有望持續下去——特別是在美國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趨于平穩,以及經濟數據繼續超出預期的情況下就更是如此。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的首席投資官馬克-海弗勒(Mark Haefele)上周表示:“我們認為,最新的這波拋售是強勁上漲之后的一輪獲利回吐。”
“股市仍然受到(美聯儲)流動性、誘人的股票風險溢價,以及隨著經濟從停擺中重新開放而持續復蘇的良好支撐。”他補充道。
Stifel的機構股票策略主管巴里-班尼斯特(Barry Bannister)上周表示,在經歷了持續到9月初的強勁上漲走勢之后,他預計標普500指數將會回落5%到10%。從傳統上來說,9月份是美股市場表現不佳的一個月。
班尼斯特在上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股票市場上,現在給人的感覺就像1969年的‘夏日之戀’,每個人都在蜂擁而來。在我們看來,股市看起來是被高估了,所以需要去掉一些泡沫。”
這意味著,Facebook(NASDAQ:FB)、蘋果(NASDAQ:AAPL)、亞馬遜(NASDAQ:AMZN)、奈飛(NASDAQ:NFLX)、谷歌母公司Alphabet(NASDAQ:GOOGL)和特斯拉(NASDAQ:TSLA)等行業領頭羊,現在已經從高點大幅回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這些行業巨頭是主要的受益者。
班尼斯特將這些股票與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受到大投資者青睞的所謂“漂亮50”(Nifty 50)股票進行了比較,并補充說,FAANG這群股票是“價格太高的偉大公司”,盡管其目前的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次“健康的回調”。
分析師指出,有多個因素表明,上周美股市場的下跌走勢遠比實時表現的要溫和得多。一個關鍵的支持來自美聯儲,該行已經明確表示,在新冠病毒危機過去之前,這家央行仍舊計劃繼續向市場注入資金。
高盛集團在上周末寫道:“從現在開始,我們在資產配置方面仍舊看漲,盡管我們承認修正的風險仍然很高。”
這家投行巨頭補充稱:“我們的股票策略師預計,當前的牛市將會持續下去,因為增長前景的改善,加上支持性的貨幣政策,應該會讓投資者繼續尋求更高的收益,并促進(股票風險溢價下降)。”
另外,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高級經濟學家喬納斯·戈特曼(Jonas Goltermann)指出,避險買盤避開了美國國債和美元——后者實際上對南非蘭特和墨西哥比索等幾種對風險敏感的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有所下跌。
戈特曼寫道:“這與第一季度市場崩盤和6月初較小的回調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股市下跌是更廣泛的避險模式的一部分。”
看似高不可攀的科技股引領了當前的漲勢,引發了人們對新泡沫的擔憂。然而,戈特曼認為,盡管這一細分市場自3月中旬以來飆升了近80%,看起來有些“泡沫”,但這種情況比20年前要可持續得多。
這位經濟學家說道:“與2000年不同的是,今天最大的科技公司利潤豐厚,它們的估值雖然夠高,但看起來并不是那么明顯不可持續。”
“因此,盡管這種調整很可能還會持續下去,而且我們仍然認為,隨著經濟復蘇的繼續,科技股的表現將不如大多數其他板塊。但我們預計,科技股的暴跌不會像2000-2002年那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拖累整個市場。”他補充道。(星云)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