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截至3月20日,10余家鋰電池概念上市公司披露了今年前2個月的經營情況,由于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相關企業受益于此,今年前兩個月業績同比增長的企業較多。“量價齊升”成為行業特性。
永興材料披露了“2022年1至2月主要經營數據”。經公司初步核算,2022年1至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5.8億元,同比增長約9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9億元,同比增長約650%。
公司對此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源于鋰電新能源行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帶動碳酸鋰價格不斷上漲。今年前2個月,公司鋰電新能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6.2億元,同比增長約67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2億元,同比增長約3700%。
“鋰業雙雄”前2個月的經營數據也不負眾望。贛鋒鋰業披露公告顯示,2022年1至2月經營穩定,產品價格進一步上漲,銷量同比有所提高。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60%左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300%左右;實現扣非凈利潤1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00%左右。
天齊鋰業披露的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以來,受下游新能源汽車需求及銷量大幅增長的影響,公司的主要鋰鹽產品售價迅速增長,產品供不應求。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公司鋰精礦產量同比增加約39%,銷量同比增加約56%,預計鋰精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366%,預計鋰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營業收入同比增加約492%。
此外3月18日,中礦資源發布公告稱,公司生產經營良好,公司新建的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和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于2021年11月達產,公司6000噸氟化鋰生產線改擴建完成。由于新建產能均釋放出新的產量,鋰鹽產品價格的上漲,公司盈利能力同比顯著提升。
經初步核算,2022年1-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17.70%左右;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170.12%左右。
從目前的兩個月盈利情況來看,鋰電池概念股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上漲幾乎已成定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