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11日,兩市多家養殖龍頭企業發布了去年12月份的銷售數據,也為外界提供了管窺公司全年生豬銷售情況的契機。
從數據顯示情況來看,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企業在2020年獲得了可觀的利潤,而毛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明顯。
“在保證民用市場和戰略儲備供給的雙項作用之下,養殖龍頭企業得到了雙重紅利。”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解釋。
此外,據卓創資訊的一份研報顯示,生豬養殖行業在經過龍頭企業的大幅擴張后,雖然市場份額提升明顯,但在整體行業中占比仍然不高,這也意味著,這些龍頭企業在未來仍有極大的市場份額可供擴張。
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兩市共有12家農業公司披露了年度業績預報,其中,大北農的預告凈利潤金額在這12家公司中居首。公司預計凈利潤19億元至21億元,增長幅度為270.16%至309.12%,業績變化原因有兩方面,分別是生豬養殖業務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以及公司飼料業務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這也是兩市擁有生豬養殖業務上市公司業績的一個縮影,更多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在近日披露了2020年12月份的銷售狀況,并對全年的銷售數據進行了梳理。
溫氏股份公告顯示,2020年度,公司銷售肉豬954.55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98.30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3.56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48.45%、0.72%、79.95%。公司稱,2020年度,肉豬銷量同比下降48.45%,主要是公司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毛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79.95%,主要是國內生豬供給偏緊所致。
羅牛山公告也顯示,2020年公司累計銷售生豬15.39萬頭,累計銷售收入62909.30萬元,商品豬銷售均價34.94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21.14%、60.14%、89.33%。
天邦股份稱,2020年銷售商品豬307.78萬頭,銷售收入902717.04萬元,銷售均價51.46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26.17%、92.65%、176.96%。
對此,朱丹蓬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生豬已經上升為戰略物資,國家有戰略儲備,這也是很多龍頭企業擴張的重要因素。
卓創資訊在一份研報中提及,行業格局方面,我國生豬養殖較為分散,龍頭企業所占市場份額較小。2016年-2019年行業業務規模前3名的市場份額由3.21%提高到6.35%,業務規模前10名的市場份額由4.35%提升至8.24%,集中度非常低,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本報記者 桂小筍)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