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更多的機會或在低估值板塊中尋找。同時,高估值的則要適當提防 “借故而跌”,雖然熱門賽道有著最美麗的容顏,但看久了會出些“幺蛾子”,總之高處不勝寒啊!八月,慢牛仍在路上。
上周市場震蕩加劇,一方面是臨近前高,場內大部分投資者恐怕還沒有做好新高的準備,甜蜜的反彈來的太快,不禁有些猶豫;另一方面是沒有新意,從消費到醫藥再到科技,再美麗的故事反復講恐怕也有些厭了。
二季度一份公募基金加倉的名單在半年報后悉數亮相,從茅臺到恒瑞,從立訊到歌爾,都是熱門,都是高估值,隨著公募基金經理的年輕化,似乎膽子也是越來越大。記得2015年公募基金圈內有個互聯網女王,當時熱捧的不行,從樂視到中青寶,從全通到暴風,之后就沒有之后了。
在大伙一陣興奮后,忽然發現哪里有些不對,因為中報數據是截至到6月底的,而7月初的行情似乎是以藍籌發動的,那究竟是誰突然改換了門庭,是北上、兩融還是公募?這個疑問恐怕要等三季度末才能揭曉了。不過,進入八月以來,我們發現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在下降,高估值的茅臺、恒瑞,包括半導體、芯片,都有好一陣沒有集體熱鬧了,時不時還在跌幅榜看到相關行業的身影。反之軍工、有色、化工、建材屢屢出現在漲幅榜前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不由在耳邊回響。
同時,隨著八月重要會議和七月經濟數據的集體亮相,從流動性寬松到經濟復蘇的預期正在加強。簡單講,就是上半年經濟不好,貨幣放了不少,炒作成為必然,高估值伴隨著夢想,市夢率也不是不可以;但下半年貨幣邊際回籠,經濟復蘇或加速,此時高低或有切換。一個是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換,一個是漲幅過大的向漲幅滯后的切換,從中緊守經濟復蘇的邏輯,誰先復蘇就干誰;指數依然維持震蕩上行。
投資界經常有句話叫“借故而為”,意思就是股票的大漲大跌往往都伴隨著一些緣由、故事、題材,看看本輪的疫苗、免稅、科技,誰不是故事題材一把抓,但大家都忘了,這些股票都是由低估值“借故而漲”,王府井年初股價還低于每股凈資產呢。因此我們認為,低估是必要條件、故事是充分條件,兩者結合則將一飛沖天。
循著這條思路,下半年我們認為,更多的機會或在低估值板塊中尋找,伴隨著經濟的復蘇和內循環的展開,從軍工到化工、從有色到建材,之后會否發展到金融與地產,我們拭目以待。
同時,高估值的則要適當提防“借故而跌”,雖然熱門賽道有著最美麗的容顏,但看久了會否出些“幺蛾子”?如美股相關概念的回落、中美關系的不確定等等,總之高處不勝寒啊!
八月,慢牛仍在路上,均衡配置或是下半年的關鍵詞。(國泰君安上海研究總監 邊風煒)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