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滲透壓指的是什么?
當不同濃度的溶液被半透膜分隔時,低濃度側溶液中的水分子將在兩側滲透壓差的驅動下通過半透膜進入高濃度側的溶液中,這一現象 稱為滲透(osmosis)。溶液滲透壓( osmotic pressure) 的高低取決于單位容積溶液中溶質顆粒(分子或離子)數目的多少,而與溶質的種類和顆粒的大小無關。由于血漿中晶體溶質數目遠遠大于膠體數目,所以血漿滲透壓主要由晶體滲透壓(crystal osmotic pressure)構成。由晶體物質所形成的滲透壓稱為晶體滲透壓,其80%來自Na+和CI-。血漿膠體滲透壓(colloid osmotic pressure)主要由蛋白質分子構成,其中,血漿白蛋白分子量較小,數目較多(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決定血漿膠體滲透壓的大小。
血漿滲透壓的原因是什么?
晶體物質不能自由通過細胞膜,而可以自由通過有孔的毛細血管,因此,晶體滲透壓僅決定細胞膜兩側水份的轉移;蛋白質等大分子膠體物質不能通過毛細血管,決定血管內外兩側水的平衡。
血漿滲透壓約為300mOsm/kgH2O,相當于7個大氣壓708.9kPa(5330mmHg)。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于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稱為晶體滲透壓。由于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但蛋白質分子量大,所產生的滲透壓甚小,為1.3mOsm/kgH2O,約相當于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于組織液中蛋白質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于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于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