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辦理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宜興市公安局法制大隊的初心使命。
近年來,宜興市公安局法制大隊服務中心工作,健全體制機制,建強法制隊伍,助推法治公安建設再上新臺階。目前,法制大隊共有25名民警,黨員占比100%,其中13人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2人被評為省、市執法示范崗,2人獲評無錫“最美法治人物”,1人成為無錫執法管理專家。2019年,法制大隊被宜興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20年被評為無錫市“執法為民先進單位”,執法質量等次連續多年保持優秀等次。
靠前一步主動作為 忠誠履職盡顯擔當
為了不斷提高專業素養,法制大隊面向民警建立“法治沙龍”“警營夜校”等充電學習品牌,組織全警法制練兵,多形式、全方位提升全警法治素養。
目前,宜興公安通過高級執法資格考試、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公職律師人數分別占宜興市的14.8%、23.7%、50.5%。隊內合作撰寫的兩篇論文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征文”中獲獎,“派駐法制指導員制度”經驗做法在《人民公安報》等國家級媒體刊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法制大隊對涉疫案件提前介入,指導所隊辦理無錫首起非法狩獵和妨害傳染病防治案,出臺《嚴厲打擊涉疫違法犯罪“七個一律”通告》《涉疫警情處置規范》等文件,為公安防疫工作和前線執法實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服務保障。
在公安各項日常執法辦案工作中,法制大隊隨警作戰,研究出臺《涉賭、涉娼重復警情現場處置標準》《關于適用取保候審強制措施工作規范》《刑事案件“一案三查”工作機制》等各類工作規范,大隊制定的《關于依法處置張貼小廣告等違法行為的指導意見》在無錫全市推廣適用,為依法妥處各類案事件提供精準適用指引,不斷提升宜興公安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助企紓困護航發展 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為扎實推進涉及民營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廢、改、立”工作,法制大隊聯合宜興市公安局相關部門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法治服務保障的工作方案》等規定,并會同其他警種部門深入推進護航專項行動、企業維權保護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對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金融秩序、稅務監管、知識產權、安全生產等領域刑事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先后指導偵辦了假冒大師紫砂壺等一大批案件,社會面關注度高,反響熱烈。
圍繞侵害民營企業權益有案不立、立而不查、拖案不辦等執法重點環節突出問題,法制大隊開展涉企執法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嚴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從無等原則,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和證據標準,堅決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
法制大隊還建立涉企重大案件風險評估機制,對涉嫌違法犯罪的企業經營者,依法慎用羈押性強制措施,努力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革新機制規范執法 多維賦能智慧管理
法制大隊對外創新提出“雙律派駐”機制,即宜興市公安局公職律師和社會公益律師同頻共振,在全市范圍內以派出所、警務站為支點劃分為29個網格,共配備81名派駐律師,將法律保障延伸至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對內率先啟用刑事案件速裁中心,健全與檢察機關偵查監督和協作配合機制,降低執法風險、提高刑事訴訟效率。2021年9月中心正式啟用以來,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530余起,真正實現了案件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簡案快辦,最大限度節約了司法資源。
由法制大隊牽頭搭建的全省首家“警銀通”涉案財物管理系統,打通了涉案資金繳款“最后一公里”,率先在省內實現公安機關涉案資金從扣押到入財政國庫全業務流程線上電子化,累計實現系統涉案資金繳費4536筆、金額2945萬元,該項目榮獲無錫市基層技術革新二等獎。
法制大隊順利完成省政法委電子筆錄、電子簽名捺印試點任務,并針對實戰難點開發應用智能筆錄系統,真正實現“筆錄電子化”“證據數字化”。今年以來,共導入電子筆錄4萬余份。由大隊自主研發的案件審核考評系統,構造閉環式、電子化案件審核流程,實行一案一警考評積分,以此作為衡量執法單位和民警個人工作績效的主要依據來源,激發比拼趕超的積極性。
此外,大隊還搭建了宜廣長“警務協作平臺”,實現蘇浙皖三省執法辦案中心互聯互通,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重大安保、執法辦案、信息共享、應急處突等方面的實戰機制,大力推動警務協作智能化升級、數字化轉型,以實現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