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消防安全一度是困擾社會的治理難題。日前,房東和被選拔的租住戶一起作為“安全監管員”,在堰橋街道部分社區上崗作業,為群租房治理開辟了條新路徑。
堰橋街道林陸巷社區居民華奇南臨睡前,照例都要對家里對外出租的房屋里里里外外仔細檢查一遍,電器插頭、燃氣開關等都在他檢查的范圍內。如今,對于他和社區其他房東來說,做好群租房安全工作,社區還對他們進行物質獎勵,既提高了安全系數又增加了收入。
昨日,記者走進林陸巷社區群租房內,私拉亂接電線、存放明火灶具、隨意堆放易燃物品、隨意擺放的煤氣瓶等情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配置的電磁爐、整齊的電線和新的電表。原來房間內用易燃材料做成的隔斷和影響逃生的鐵柵欄全部拆除,重新用阻燃的石膏板進行隔斷,狹小陰暗的房間變得寬敞明亮。在過道和房間門口配備滅火器,每個房間內安裝獨立式煙感器,更為每位租戶配備應急包,以備不時之需。安全逃生通道及樓梯口安裝應急照明燈、張貼安全逃生指示牌,消防卷盤、逃生繩和逃生梯也都配備到位。
據介紹,堰橋街道林陸巷社區是典型的城鄉接合部,既和梁溪區緊挨,周邊又有地鐵劉潭站以及朝陽、金橋和奧特萊斯等大型市場、商場,出租房、群租房市場格外火熱。隨著租住人員越來越多,消防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多。林陸巷社區黨總支書記歐云凱介紹,在整治過程中發現了“整改到位、房東缺位”的問題。房東本應是群租房的第一管理人,卻有不少當起了“甩手掌柜”。為了破除房東在群租房整治中“隱形人”角色,社區第一時間對接街道群租房專委會,率先開展群租房房東主體責任制試點工作。去年開始,陸續推出相關社區群租房管理居民公約、群租房房東管理職責等條文,由街道牽頭組織社區、派出所、消防多部門約談房東,根據公約和管理職責明確房東的管理職責,并要求房東支付一定的保證金。社區還實行獎懲機制,房東若在一年內對群租房管理工作負起責任,各項制度落實到位,社區對其進行一定獎勵;反之,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據悉,堰橋街道群租房專委會還與塘頭社區進行了多次探討,決定在每一處群租房內尋找一位責任心強的租住戶擔任安全管理員,負責日常的消防檢查工作和人員變化報備工作。張先生租住在塘頭社區塘新路57號房內,是名自由職業者,當上安全管理員后,他發現租客私搭電線,監督穿管處理;看見一輛輛電動車回家了,給它們有序排排隊;發放消防宣傳折頁,做好宣傳解釋工作。(記者黃振)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