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互聯(lián)網的年輕人更容易被騙。”“利用虛假App詐騙占全部發(fā)案的60%。”……近日,國家反詐中心發(fā)布數據稱,去年我國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犯罪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且出現了新變化、新特點。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電信網絡詐騙金額近千億元。特別是隨著打擊力度加大,大批電信網絡詐騙窩點從國內向境外轉移,境外窩點作案已超過六成,加大了破案難度,破案率不到一半。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關系著數以萬計家庭的悲歡離合。可以說,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事關社會穩(wěn)定、百姓幸福,必須大力推進,不斷強化。
多年的實踐表明,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多樣,令人防不勝防。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普法宣傳。正如相關專家所說的,詐騙集團善于跟進社會熱點,變換詐騙手法和“話術”。此外,大數據時代信息易泄露,大大方便了詐騙集團實施精準詐騙。面對這些狀況,監(jiān)管如果只是跟在后面行動,必然會陷入疲于奔命的窘境。不斷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幫助群眾增強防騙意識,識破各種騙局,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電信詐騙泛濫現象。
多用喜聞樂見的方式,才能讓防騙宣傳入腦入心。現實生活中,最常規(guī)的防騙宣傳手段就是群發(fā)短信、制作宣傳欄等,這些傳統(tǒng)的方式操作簡單,覆蓋率高,但也難以引發(fā)共鳴。當詐騙手段不斷升級時,防騙科普的手段顯然也需不斷更新。正如調查發(fā)現的,不少年輕人渴望成功,自認為對網絡比較了解,反而更容易受騙。這就表明,必須把防騙科普的主陣地放到網絡上來,用年輕人易接受的方式做好防騙宣傳。此前,溫州反詐中心一位警官在抖音上發(fā)布“招聘點贊刷單員,日薪80~300元,時間自由,工資日結”的廣告,一些網友參與點贊關注后,點擊提現按鈕準備提取現金紅包時,收到的不是紅包,而是一段防詐教育視頻。這種宣傳手法方法新穎,緊扣當前防騙工作的實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類似的思路,值得借鑒推廣。
有人說,電信詐騙是高智商犯罪。從公安部門披露的情況來看,現在不少詐騙集團利用區(qū)塊鏈、虛擬貨幣、AI智能、GOIP、遠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不斷更新升級犯罪工具,與公安機關在通信網絡和轉賬洗錢等方面的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顯然,要確保更有效打擊電信詐騙行為,必須以技術制衡技術。相關部門不僅要進一步加大對可疑賬號和網絡基站的監(jiān)督力度,還要善于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反詐工作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加快打造打擊電信詐騙的全國性聯(lián)動網絡,讓詐騙分子在網絡中無處隱藏。
防范電信詐騙必然是長期艱苦的工作,但行者常至,只要堅持實施反詐騙宣傳,及時完善機制,更新反詐騙技術,就一定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記者黃云峰)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