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市民黃先生在朋友圈曬出了一條微信:走出地鐵2號線人民路站A1出口,再往東便是一條人行道。這一段數十米長的小路,一邊停滿了電動自行車,一邊是圍墻,人多時只能貼著墻走,稍不留神就會撞個“面對面”。遇到早晚高峰時段,一些急著辦事的市民索性走到車水馬龍的人民路上,事故隱患令人擔憂。在他看來,人行道不通暢,與邊上停車場的圍墻不無關系。最后,黃先生發出呼吁:人民路站位于老城區中心地帶,也是展示“亞運國際城”形象的一個“窗口”。這道添堵的圍墻能否為大家出行讓一點路?一時間,這條微信引發了眾多關注。
早上8點半,記者來到人民路站附近,黃先生所說的人行道主要是指A1出口到橫石板弄這一段,三四十米長,三米左右寬,路北側劃了一排非機動車停車位,南側是停車場的圍墻,中間只留出1米左右的通道供人行走。但事實上,北側電動車停滿后,這一段人行道就變得特別窄。如果遇到對面有人過來,避讓時難免碰到圍墻,使衣服沾上一層墻灰。如果是下雨天,兩個人撐著傘還得側身相讓才能通過。
圍墻內是一處社會停車場,里面隔成兩個區塊,分別用來停電動自行車和私家車。記者在現場看到,停放電動自行車的地方已經滿滿當當,再也塞不下一輛車。據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說,以前電動車還可以停放在市心路一側,后來經環境整治提升后,電動車全停到了人民路沿線。“很多上班族都把電動車停在附近,然后坐地鐵上班,以前還沒這么多電動車,現在車子越來越多了,都快停到機關幼兒園邊上了。”
確實如阿姨所說,站在人行道上遠眺,停著的電動車向東一路延伸過去。但與這一段不同的是,過橫石板弄后的人行道開闊了很多,有六七米寬,北側也劃了停車位,南側則是另一個停車場的圍墻,因為停車位不夠,靠墻側也依次停滿了車。因為人行道足夠寬,即使南北兩側都停了電動車,中間留出的路也足夠讓人通行順暢。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過路的市民。有人建議,是否把地鐵站停車場的圍墻往里砌一兩米,給這一段人行道留出足夠的空間?也有人表示,如果圍墻挪不了,能否把北側的電動車停車位取消?后續,本報將這些意見和建議反映給相關部門,同時將繼續關注此事的進展。(記者朱林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