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在線旅游公司攜程宣布將在全公司推行混合辦公制度。3月1日開始,每周三、周五,公司各事業部、職能部門可根據實際管理需求,實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辦公,即每周有1-2天,符合條件的員工可自行選擇辦公地點,既可以是家里,也可以是咖啡廳或者度假酒店等。攜程同步發布了與之匹配的員工申請和管理流程、設備支持等政策。
這意味著,攜程成為國內首家率先實際推行混合辦公制度的公司。消息一出,不少網友表示,“這樣的工作模式令人羨慕,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靈活性”“如何讓老板不經意間看到這條微博”。也有網友表示擔憂,這樣的模式會讓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居家辦公等于24小時待命。
據攜程介紹,此輪推廣基于從2021年8月開始的超過1600人參加的混合辦公實驗,結果顯示,經過近半年的實驗,員工參與意愿上升至近六成,在績效無明顯影響的情況下,離職率下降約三分之一。
據了解,疫情后,一些頭部高科技公司,如亞馬遜、谷歌、微軟、蘋果開始把遠程辦公常態化、制度化,每周只要求員工來公司1~3天。中國作為勞動力大國和互聯網大國,也開始直面這個變化。
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混合辦公制度的推廣是企業、員工和社會的多贏。不僅在不影響效率的情況下提升員工的滿意度,還有利于減少交通堵塞、環境保護等。希望混合辦公制度未來在更多主流中國企業被推廣。
攜程2021混合辦公試驗的整體數據顯示,參與員工對混合辦公制度的態度,在試驗后持續向好:不支持的由1%下降為0.1%,中立降低5.3%,而強烈支持的占比提升6.3%至近60%。
在支持混合辦公的員工調研中,攜程總結出投票最高的3個理由:減少了通勤時間,時間利用更高效(93.6%);便于平衡工作和生活(78.4%);幸福度高,工作上更有創造力(75.1%)。
梁建章認為,混合辦公制度的推廣有助于減少交通堵塞:“如果一個城市平均每天有20%的人員采用遠程辦公,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通勤日的交通擁堵,車子少了提高了通勤效率,也會使得人們更愿意住在市郊。”
雖然“混合辦公制度”對于企業、員工、社會是多贏的結果,但企業也必須面對新的制度實施中所面臨的問題。攜程實驗調研中,也有部分員工和主管表達了對這個模式的擔憂,其中,“擔心影響同事關系”占近50%。而作為主管,還會有“擔心難以管理”等問題。
員工大家說
技術中心商務經理瀟瀟:
分擔老人負擔,方便我照顧孩子
對我而言,有小朋友,老人年紀也大了,混合辦公可以給老人減輕負擔。比如寒假期間,小朋友在家只能老人帶,如果我可以在家辦公,有幾天我就可以自己在家看著孩子,還可以幫他看功課。
工作上的話,我的確是需要來公司跟其他部門做交互,但一周3天在公司的時間也足夠了。實際試驗下來,我個人認為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了。工作隨時隨地都可以做,自由度、支配度都更高。比如,下午五六點我要接小朋友,那么工作可以留到晚上九點、十點,夜深人靜的時候做,那時候反而效率更高。
產品經理阿杰:
省去通勤時間,效率因工作性質而異
對于我來說,在家辦公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減少我的通勤時間。因為我家住浦東,每天往返公司的時間差不多要3個小時。
此外,因為我是產品經理,需要大量的溝通,我個人認為遠程溝通沒有面對面溝通的效果好。在家辦公,對我來說,就是把能夠自己一個人完成的工作盡量匯總到一天,然后那一天在家辦公的效率是高的。所以,試驗后期我把在家辦公的時間縮短為每周五一天。
我是期待公司推行混合辦公制度的,也可以感受到公司在為提升員工滿意度方面做的努力。這是一個探索,在不影響整體效率的情況下,混合辦公制度對一些團隊員工的滿意度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
攜程集團機票事業群負責人譚煜東:
對主管有挑戰,管理要調整
我是2014年回國的,那時在美國混合辦公的概念還沒有流行,但是大多數公司,特別是一些大公司,它的辦公政策是比較靈活的。一般來說只要員工有需要,然后主管也同意,那么他可以選擇在需要的時間在家辦公。
混合辦公試驗剛開始推行的時候,不少主管是有顧慮的,特別是一些要經常面對面交流的崗位。但是半年下來,大家發現負面影響沒有想象的那么大,現在大家基本上接受了這種工作方式。
同時,對一些通勤時間比較長的員工,或者說家里有小孩子的家庭,混合辦公確實是一個利好。
但混合辦公對主管是有挑戰的,主管需要更加開放包容,對在家辦公這種模式不要有一種先天性的擔心。當然在一些具體的管理措施上,需要做一些調整,比如,我們選擇每周三、周五允許員工在家辦公,那么一些會議的安排,一些需要當面交流的事情,就要安排到周一、周二、周四。
對員工的自我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證員工在家工作效率不受影響,主管需要跟員工一起努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