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運動和認知方面發育遲緩。”兩歲的童童在滿月體檢時查出患有神經發育障礙。
在過去兩年里,楊女士每天一大早就要帶著女兒童童到醫院兒童康復門診做康復治療,日復一日地在家與醫院間折返。
像童童這樣遭遇的患兒,在深圳還有許多。據統計,腦癱、自閉癥或智力發育遲緩患兒的患病率整體在1%-1.5%之間。
這些孩子大多需要接受長期的神經康復治療,然而此前深圳市級醫院兒童康復科病床僅20余張,亦沒有專門的兒童神經康復科,他們只能每日往門診奔波。
12月10日,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正式開科。楊女士的女兒童童成為開科后的第一個入院患者,今后她將在這里開展穩定、全面、專業的康復治療。
深圳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姚吉龍介紹,這是深圳首個市級醫院設立的兒童神經康復科,以提供住院康復服務為主,針對性解決神經異常和神經功能障礙,將為有需要的患兒帶來更專業、更便利的康復醫療服務。
神經問題致殘率較高
住院持續治療的康復效果更佳
因神經損傷和神經發育障礙導致的腦癱、自閉癥、智力發育障礙等患病率逐年在上升,這是導致兒童殘疾的主要疾病。
“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每年兒童康復門診、心理門診、高危兒門診的就診量達1.2萬余人次,康復診療達3萬余人次。”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主任邱久軍告訴記者。
邱久軍介紹,神經系統在生命早期具有較高可塑性,患兒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強,如果神經康復能夠及時介入,可以顯著降低腦損傷或神經發育障礙患兒的功能障礙程度,甚至能使之達到正常功能。
孩子的運動、語言、認知、社交等功能都是腦功能的外在體現。
如果腦功能有問題,單純的功能訓練提升空間是有限的,只有改善腦功能,才能增加大腦潛能,再結合功能訓練最大程度解決孩子的神經發育障礙問題。
“早期的神經康復常能避免殘疾的發生,后期的神經康復結合功能訓練也是提升兒童功能的最佳解決方案。” 邱久軍說。
神經康復需要長期持續的治療和日常照料。但不論是醫院門診的康復訓練還是康復機構的長期康復,每天的康復時間都非常有限,難以滿足全天康復需求,24小時住院的康復訓練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案。
開放床位45張
緩解優質康復資源緊張
目前深圳市的兒童康復病床約500余張,而市級醫院的兒童康復科病床只有20余張,這和每年新增患兒的需求并不匹配。
姚吉龍介紹,深圳市婦幼保健院此前因硬件條件限制,一直無法提供神經康復的住院床位。今年5月,福強院區住院大樓啟用后,緩解了業務用房極其緊張的狀況。
兒童神經康復科內。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開設的兒童神經康復科位于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福強院區住院大樓8樓東側,建筑面積1700余平米,床位45張,將滿足兒童康復患兒的住院需求。
姚吉龍介紹,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重點開展引導式教育訓練療法,對孩子開展24小時功能訓練,利用高精尖的神經調控設備進行精準的神經康復治療,結合基本康復技術,使患兒得到最大程度的治療,縮短康復時間,減少住院次數和治療費用,減輕家長經濟負擔。
什么情況下需要看兒童神經康復科?
如果出現以下4類病癥,可以帶小朋友來看兒童神經康復科。
第一類,神經類疾病合并智力、言語、運動、社交、心理等康復功能障礙的;
第二類,檢查有明確神經損傷或神經發育障礙證據,需要早期介入和神經治療的;
第三類,兒童自閉癥(孤獨癥譜系障礙)、腦癱、智力發育障礙(全面發育遲緩)等康復疾病在門診效果不佳的;
第四類,復雜疑難神經康復問題需要住院診察明確病情或者某些康復治療手段必須住院的。
在這里,開展的基礎康復技術主要有: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言語治療、作業治療、心理治療、認知訓練、感統訓練、引導式教育、教育康復、傳統醫學康復等常規治療手段。
常規物理因子治療有痙攣肌治療儀、神經肌肉電刺激儀、沖擊波治療、振動治療儀、懸吊系統、蠟療、水療等。
其中,引導式教育療法是國際先進技術,特點是24小時全天候功能訓練,將各種訓練融入患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拉撒玩樂都是訓練,而且以引導孩子主動參與為主,不會加重孩子痛苦和心理負擔,非常適合住院病房使用。
(記者劉珊)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