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移動CT車開進了山村,省內大院“大咖”齊聚山城,拔病根、添活力,齊奔富,添動力。 這段時間,對于山城遂昌的老百姓而言,令他們身心倍感愉悅的一件事,莫過于前不久省政協“六送下鄉”活動中的“送衛生下鄉”活動,把“原本大半天到省城趕‘醫’的時間”,縮短到了“半個小時的候診時間”。 6月6日一大早,遂昌縣人民醫院三樓候診大廳人頭攢動,當地群眾早早在此等待,紛紛拿著報告單前來求醫問診。 “醫生,我的體檢指標中有一項一直偏高,這些年,我也做了大大小小的檢查卻查不出病因,特別擔心。”前來就診的鄭女士一坐下來就向醫生描述起自己的病情。 省政協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副院長王良靜,看過她近幾年的檢查報告單后,為其耐心細致地解答并囑咐注意事項,“我看你其他檢查報告還好的,不要太緊張,后續做好定期復查……” 專家王良靜的診療給了鄭女士一顆“定心丸”,“原本打算暑假再去一次浙大二院復查的,沒想到這次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醫的診療服務。”鄭女士感慨道。 “這是我第6次參加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王良靜說,通過活動中面對面的交流和服務,進一步發現了基層百姓真正的需求,這對于寫好政協提案、提升提案質量幫助很大。 在遂昌縣人民醫院住院大樓骨科10樓會議室里,醫生們正對下午即將進行的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開展術前會診,商討最佳手術方案。其中,記者發現了一個“熟面孔”,他便是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從浙大二院下沉至遂昌縣人民醫院的蔣利鋒醫生。 “這個病人左側股骨頭壞死,病情比較重,這次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蔣醫生就主動過來給病人做手術。”遂昌縣人民醫院七病區主任醫師朱俊鋒介紹,蔣利鋒下沉至遂昌的一年時間里,對科室手術能力的提升、學科的建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目前,科室的治療方案和病人的診療措施,基本上跟浙大二院同步。 “在遂昌待了一年,對這里還是很有感情的,這邊的醫生、老患者都很熟,這次省政協‘送衛生下鄉’活動來遂昌就感覺像回家了一樣。”蔣利鋒說。 仔細查體、詢問病史,結合診療記錄對后續治療方案提出優化建議……省城專家的到來,同樣為遂昌當地醫生提供了一次次難得的現場教學。“對細節的深挖,有利于對病情的精細掌握。”“對待病患,要多一份耐心和細致,病人情緒穩定,病情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病在治,更在防。在此次“送衛生下鄉”活動期間,省政協還同步開展了4場講座,惠及587人次,指導科室15個、診療住院患者54名、接診546人次,服務小分隊還為1400余名群眾送來了實實在在的健康“大禮包”,得到了遂昌群眾的一致好評。 遂昌與省內頂級醫療專家的系統性結緣,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為了讓省縣醫療合作突破“時間、空間、區域”限制,遂昌縣委縣政府推出“筑巢引鳳”計劃,遂昌攜手浙大二院建立緊密型合作辦醫關系,成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遂昌分院”,讓優質醫療資源變得“觸手可及”;2021年5月,遂昌加入浙江省“山海”提升工程,開啟新一輪5年合作。在浙大二院管理理念、人才技術、教學科研下沉及優質資源向下延伸等幫扶下,該縣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有效破解山區群眾看病難題,患者滿意度不斷提升。 作者:記者 楊敏 朱敏 通訊員 奚慧平 李慧敏 吳蕾 編輯:馬麗飛 責任編輯: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