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地處龍泉經濟開發區的浙江創新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最近正在全力趕制新一批外貿訂單,上萬臺冷凝器、蒸發器等產品將出口至中東、南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得益于‘浙麗轉’模式,我們公司先后獲得溫州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兩項成果兩年的免費試用期,價值300多萬元的科技成果可以先試用再埋單,大大節約了研發創新成本。”該公司負責人林有彬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公司產值同比增長8.5%。 “當前,大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因估值難、定價高而被束之高閣,中小企業卻面臨資源找不到、成果用不好的窘境。麗水同樣面臨科技成果轉化信息不對稱、供需匹配度差、成果承接能力弱、轉化率低的發展鴻溝。”麗水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成果轉移支付模式,是創新要素向山區26縣和中小企業轉移集聚的重要突破口。 作為全省唯一一個科技成果轉移支付改革試點地級市,麗水探索“浙麗轉”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聚焦半導體全鏈條、精密制造、健康醫藥、時尚產業、數字經濟等五大主導產業集群技術創新需求,出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形成企業技術需求清單、企業技術匹配清單、科技成果轉化清單和人才引育清單等4張清單,推動高校院所、發達地區科技成果資源以“先免費試用、后付費轉化”的方式進山區、進企業。 縉云依托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高校,聯合專家教授深入企業車間走訪調研,收集企業各類技術問題和需求100余項,建立企業技術需求和匹配清單,推動23項技術成果以免費許可、“先用后轉”低價許可使用。位于縉云先進制造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的浙江氫陽電池有限公司,獲得山東大學王雷教授團隊研發的適用于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多噴嘴引射器等5項發明專利使用權,該公司生產的多噴嘴引射器等產品,已實現對現有進口氫循環泵的升級迭代。 據統計,麗水全市試點產業鏈規上工業企業已形成379項技術需求清單,匹配到技術成果247項,形成成果轉化121項,引育人才145項,通過“浙麗轉”模式已達成合作86項。其中,簽訂專利轉讓合同5項,簽訂免費試用合同76項。 作者:記者 鄔敏 縣委報道組 朱敏 通訊員 陳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