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魚能不能吃?
巴沙魚是可以吃的,只要沒有變質,完全可以食用。有一種說法認為巴沙魚生長在不干凈的環境里,造成了許多人不敢吃巴沙魚。實際上巴沙魚生長于湄公河天然的流域中,具有生長快、產量高、肉質白嫩、味道鮮美等優點。國內的大部分巴沙魚都是進口的,在運輸前都要經過正規的泡藥程序,泡過藥的巴沙魚也是可以吃的。
巴沙魚是哪里的品種?
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越南音譯為“卡巴沙”,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
巴沙魚體無鱗圓潤,背部藍黑色,腹部較白;頭部扁寬,腹部狹窄,身體側面的肌肉是可食用的部分較厚。圓頭扁平而寬,端部圓寬,吻鼻周圍具肉質和白須。身側有暗帶,尾鰭較暗。最大體長可達120厘米。
巴沙魚適合在魚籠、網箱和溶氧較高的池塘、湖泊、水庫中生長,但該魚不耐寒,最低極限溫度為10℃,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它常常被冒充成龍利魚、鯛魚、鱈魚等海魚出售。主流消費市場一直都是歐美等國家,但2015年后中國逐漸顯示趕超勢頭,并于201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